91岁李嘉诚:成功没有奇迹,只有轨迹
发布时间:2019/7/28 8:12:53 发布者:傲农集团

在商业史上,他从来都是那些渴望抓住机会,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的灵感之源。


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(Chris Patten)在回复彭博社的电邮采访时曾说到:“李嘉诚属于那种世间罕有的商界巨子,拥有近乎天才的商业直觉。他也成功地打造了一家极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,李嘉诚的生意无疑会延续下去,但他的企业家直觉是不可替代的。”


、苦难和困境,都是考验


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,但到后来,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。


90岁这一年,李嘉诚宣布退休。作为一个时代符号,李嘉诚一直都是一个象征,一个华人商业领袖可以在财富的世界能够抵达的高度。


奋斗了近70年,李嘉诚一手创立的长和系业务遍及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员工总人数超过32万人,横跨港口、通信、酒店、零售、基建、房地产等产业。


在《福布斯》全球华人首富榜上,李嘉诚连续21年蝉联占据华人首富头把交椅。


香港报纸曾这样描述他:李嘉诚发迹的经过,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,一个年轻小伙子,赤手空拳,凭着一股干劲,勤俭好学,刻苦努力,创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。


1928年,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家庭。1939年日本入侵广东后,随父亲流落到香港讨生活。1950年,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了长江塑胶厂,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。


李嘉诚的多舛命运和巨额财富勾画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。实际上,在很多企业家的生涯中,与成功相伴的另一种东西叫苦难。


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。任正非的苦难到什么程度?他对此有两段描述:


第一段:“我们兄妹七个,加上父母共九人。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,毫无其他来源。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3-5元钱度饥荒,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。”


第二段:“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,我真想哭,因为,我有了,弟妹们就会更难了。我们家放粮食的柜子一直是敞开的,父母给予我们极大的信任,但是我从来没有偷偷从里面抓粮食吃,如果当时我偷吃了弟弟妹妹可能有人会饿死。”


在1995年,任正非的父亲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,喝后拉肚子,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。


43岁那年,任正非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,心脏也不太好。因为一次生意中的失误,他被骗,被单位开除,背上了200万的债务,妻子选择和他离婚。他带着和母亲、子女住在一所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。


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,任正非借来2万块钱,赌上全部身价,在一所简易房里,创立了华为。


创办哇哈哈之前,宗庆后曾经在农场干了十五年。直到1987年,42岁的宗庆后靠着借来的14万元,接手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,开始了创业生涯。


曾有人问他: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,你却在农村度过,是否后悔?宗庆后回答:


这15年,尽管是我人生中最年轻,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,看起来似乎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,但对整个人生道路其实很有帮助。


这15年的艰苦生活,磨练了我的意志,能吃得起苦,同时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。为我42岁重新创业,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。


黄怒波生于甘肃兰州,2岁时,举家随父亲所在部队前往宁夏支边。1960年,为人耿直的父亲因和书记发生口角,被打成现行反革命,同年自杀身亡。


在他13岁时,母亲在值班时不幸煤气中毒,卧病一年后便撒手人寰。从此,黄怒波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。


在经历了父母早逝、前妻离去之后,1996年,他毅然离开中宣部,成立中坤集团……


世界顶级的投资家、企业家,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瑞·达利欧在他的《原则》一书中告诫我们:“记住,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。”他还总结出一个公式:“痛苦+反思=进步”。


苦难并不能摧毁世界,但它能诱使一个人自我怀疑从而摧毁这个人的世界。对他们而言,苦难,从来不是渲染的。


但是,尽管困难重重、尽管步履维艰,他们还是克服了各自的苦难并在苦难中取得成功。


在中国商业史上,那些历经挫折、克服万难的企业家身上,往往散发着人格魅力。换句话说,经历就像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车辙,构成了他们独有的人格图谱。


李嘉诚说:“苦难的生活,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。


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们,就这样在苦难中崛起。


、持续学习,是成功的秘诀之一 


知识改变命运,是李嘉诚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真理。


1.知识决定命运


美国现代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曾经说过:“知识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。”


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争论中,哈耶克对知识的本质有过深刻的阐述。


他把知识简单分为两类:


硬知识和软知识。硬知识是指能用诸如语言、文字、数字、图表、公式等方式表达和传播的知识。


此种知识人人都能得到,也可以集中使用,比如牛顿力学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都是硬知识。


软知识是指没有办法用语言、数字、文字、图表公式等方式表达和传递的知识,比如诀窍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


老子讲“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
在李嘉诚眼中,他认为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,还包括社会经验、文明文化、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,它们加在一起才有竞争力。


李嘉诚一贯重视学习,他认为学习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,比已经获得的能力、经验更重要。


在激烈的竞争下,他的商业帝国之所以稳步扩张,就是因为他重视知识。 


年轻时,李嘉诚养成了看书的习惯,因为不断学习,他掌握了很多信息。时至今日,李嘉诚依然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书。他经常设定闹钟,提醒自己不要看书太着迷,而耽误了睡觉。 


曾有记者问李嘉诚:“您今天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,靠的是什么?”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:“是知识,知识决定了命运。” 


四十年前,很多中国企业家因高考改变了命运,李东升、俞敏洪、张亚勤等等,他们已经诠释了知识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

2.用90%的时间考量失败


不只是企业家,实际上,所有人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,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反思。


生意场上有句古话是“未买先想卖”。意思是,在没有买进一件东西时,就要想一想:如果你买了这件东西,怎么卖出去?卖出去的价格怎么样?


未买先想卖,其实也是在未进攻之前,先想好退路,在做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,在未进攻之前,想好如何防守。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不至于败得一塌糊涂。


作为庞大集团的领导者,李嘉诚曾说到:


未攻之前,一定先要守,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;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,我要确信,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,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,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。


马云说,他花时间最多的,是研究国内外企业是怎么失败的。


“我给公司所有高管推荐的书,都是讲别人怎么失败的。因为失败的原因都差不多,就是那么四五个很愚蠢的决定。”


2007年《全球商业》和《商业周刊》采访李嘉诚,他也曾谈到,自己会花90%的时间思考失败只有10%的时间想成功,想会赚多少钱。 


李嘉诚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考量失败?


李嘉诚说:“一定要先想到失败。一个机械手表,只要其中的一个齿轮有了一点毛病,这个表就有可能停顿;一家公司,只要其中一个机构有了一个毛病,这个公司就有可能垮台……把种种失败考虑得越充分,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。”


3.顺势而为


说到底,企业的发展既是企业全体员工奋斗的结果,也是作为企业掌舵者的企业家战略思考和组织把握的结果。


而企业家的首要责任,就是对企业发展方向做出战略判断,这种判断来自于深刻理解市场发展的趋势,并决定产品研发的方向。这就是战略。


一家企业战略方向一旦失误,再大的投资都是浪费。


企业家能否做出战略判断,引领企业胜利远航,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把握市场发展趋势,看清前进方向,超前对市场变化的走势、进程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,掌握竞争的主动权。


而要做到这一点,企业家就要经常思考未来,练就战略眼光。


未来的“势”在哪里,就要向着那个方向去努力。用未来思考今天,用今天创造未来,这是顺势而为。


三、经商是一门艺术

1.经商必先做人


孔子曾说过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意思是说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够以身作则,起到表率作用,那么不用他下命令,下属也会行动起来。如果管理者自身行为不端,即使制定各种制度,员工们也不会服从。


李嘉诚相信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是做人重于经商。换言之,要经商必先做人。


“自我管理”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,永远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,因为其中包含着企业家成功的要诀。


在这一点上,李嘉诚就做得非常好。 


李嘉诚教育子孙:


做人的最高境界是“仁慈的狮子。”


不要放纵纪律,不要对制度宽容,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;要帮助员工成长,提升收入,获得更体面的生活,这是对员工最大的负责。


他说,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,敬佩你本人,而不是你的财力,也不是表面上的服从。


2.管理之道,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


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集团,李嘉诚的心得是:


① 采用现代西方模式,组织架构完善,也要有良好的监察与制衡制度,但内心也常存儒家思想。


比如诚信是企业管理者成功的首要元素,要守言诺、重言行,答应过别人的事,明明吃亏都照做,让竞争对手也相信你,那就成功了。


② 管理之道,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,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,发现自己是谁,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,是建立尊严的基础。


成功的管理者,应是伯乐,要甄选、延揽“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才”;在高度竞争社会中,高效组织的企业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、唯唯诺诺、灰心丧志的员工,同样也难以负担光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,只会能言善道而无实干能力的明星级“企业大将”,所以管理者必须知人善任,赏罚分明。


③ 管理者要知己知彼,清楚所从事行业的现况,竞争对手想什么和要做什么。


即使以数据为业务成绩的依据,亦不能单看绝对数字,而是要多参考同业情况,作出比较,才能检讨改善公司策略及思考未来发展的路向。


3.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


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:“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。”


生意越做越大后,李嘉诚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,他认为自己的商人身份只是其次,首要的身份是一个人。


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自己就应当做一些令世界美好、不让人生虚度的事情。


巴菲特喜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:


有一个炒股高手,走到天堂门口,上帝对他说:“对不起,现在天堂里面分给股票和投资高手的房间已经占满了人,你先请回去吧。”


这个人想了想说:“上帝,我有一个请求,我能不能到天堂和我的同行们说一句话?”


上帝说行呀。于是这个人就来到天堂里面股票投资高手住的院子里面大喊了一声:“地狱发现大牛股。”


紧接着所有的投机高手纷纷飞奔而出,向地狱跑去。


上帝说:“还是你高明,你可以进入天堂了!”这个人摇了摇头说:“他们去地狱这么久了还没有回来,说不定地狱真的有大牛股呢,我也去了。”


“他为什么会跟着去呢?因为他贪婪。”巴菲特说。


从1980年开始,李嘉诚就不断为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,他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,主要在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资助。


他陆续斥资18亿元,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,创建了汕头大学;后来在1994年又捐资1100万元,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,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。


在1997年,捐资1000万美元,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。


在2000年,捐资2400万美元,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工工发展计划,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…… 


李嘉诚说,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,吃住都十分简单,我并没有多要财产的奢求。如果此生能多做点儿对人类、民族、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,我是乐此不疲的。 


4.报酬和成果与努力极大关系


对于自己的成就,李嘉诚说自己是奉行这十六个字:


好谋而成、分段治事、不疾而速、无为而治。


“好谋而成”是凡事深思熟虑,谋定而后动;


“分段治事”是洞悉事物的条理,按部就班地进行;


“不疾而速”,是你早就有了谋划,早就洞悉了事物的调理,并且早就对各种问题胸有成竹了,因此,当机会来临便能迅速把握,一击即中;


“无为而治”则要依靠好的制度、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。


在一次接受记者访谈时,李嘉诚在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:“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。人生的过程中尽管不无遗憾,但我学到了最价值连城的一课——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,我们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想象的。”


股神沃伦·巴菲特这样说过李嘉诚:“李先生是商业界的领袖,所有想赚钱的人都想效仿他。按照李先生所说的话,做人、做生意,即使不能成为富豪,也绝不会是个穷人。” 
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

华体平台,地址: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兴亭路和宝莲路交叉处, AONONG
© 2011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2412号-1

猪OK傲农OA